2025年入春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大幅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常年的六成,长江中下游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历史同期偏低2.3-3.3米,沿线耕地春灌需求极为旺盛,灌溉供水保障压力巨大。而此时正值中稻等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高峰期,农作物急需水分滋养。在此背景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迅速行动,科学精准地调度三峡水库。4月8日起,三峡水库按日均出库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控制,开启保春灌补水调度。进入5月,为进一步满足灌溉需求,自5月15日起,三峡水库又将下泄流量加大至12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并维持。受补水影响,长江中游沙市、莲花塘、汉口江段水位分别抬升2.0米、1.0米、0.7米,水位的抬升让沿江沿湖主要灌溉泵站取水条件明显改善,汩汩江水顺着灌溉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湖北、湖南两省的农田,有效改善了7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三峡水库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宛如一座巨型“水银行”,在丰水期储存大量水资源,枯水期再释放出来,实现水资源的时空优化配置。同时,本次保春灌补水调度期间相关条件基本满足三峡水库库尾河段走沙要求,长江委便同期实施库尾减淤调度,在为农田“解渴”的同时,减轻三峡库尾河段淤积、优化淤积分布、保障三峡水库防洪库容安全,一举多得。此外,通过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长江委能够实时掌握长江流域的雨情、水情、旱情变化,精准预测来水和用水需求,从而为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有的放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