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法国举行传统国庆节阅兵式的相关介绍:历史渊源 起源: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0年,法国在三月广场举行盛大联盟节,庆祝全民团结。188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颁布法令,将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节,从那时起,阅兵式成为国庆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发展:法国国庆阅兵开始是在法国龙尚跑马场举行,因为当时军队的主力是骑兵。后来阅兵地点有变化,曾选择过巴黎不同的街道以及军事学院等地。仪式特色 地点:通常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举行,凯旋门是阅兵的重要地标,部队会从凯旋门出发进行行进展示。 开场表演:一般由法国“法兰西巡逻兵”的飞行表演拉开序幕,机群从西往东飞,在经过巴黎凯旋门上空时飞机机尾喷出蓝色、白色和红色的烟雾,与法国国旗的颜色一致。 受阅部队: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宪兵等各军种,还有共和国卫队等具有特殊地位的部队。陆军会展示各种主战坦克、导弹发射系统、装甲车等装备,空军则有战机、直升机等参与飞行表演,骑兵部队也会身着华丽服饰,手持军刀进行展示。2025年阅兵亮点 规模:据法国总统府介绍,此次阅兵式共出动7000余名军人、250辆军车、200匹战马以及100余架军机,印度尼西亚作为主宾国派出400多名军人参加了阅兵式。 展示重点:本次阅兵式的展示重点之一是法国陆军最先进的第七装甲旅。法国媒体称,法军今年可在10天内快速部署一支超过7000名士兵、配备所有弹药和后勤保障的装甲旅。意义与影响 彰显国家实力:通过展示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整齐的部队阵容,向国内外展示法国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建设成果,增强国家的威望和影响力。 增强民族凝聚力:阅兵式是法国民众共同参与和关注的盛大活动,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国际交流:邀请其他国家的军队参与阅兵或邀请外国领导人观礼,有助于加强法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和军事交流合作,推动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