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经开区立足产业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攻关、政策赋能、模式创新等方式,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具体情况如下:以技术升级激活产业新动能: 南京江宁经开区:充分发挥科教创新资源和产业优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如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智能化技术,实现远程智能巡检等功能,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成为智能制造先行者。 湖南怀化经开区:怀化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协同布局,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深化战略转型,构建强大技术研发体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宁波镇海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汇聚创新人才,推动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五五”期间,镇海区将依托浙江省石墨烯未来产业先导区,规划布局石墨烯产业园,助力宁波制造迈向世界一流水平。港产城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雄厚制造业基础,在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推动“航运+实体产业”融合发展。沧州则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专注主业、强化创新,通过“一企一策”辅导培育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推动产业高端化转型: 北京经开区:医药健康产业是其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经开区提出将高水平推动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目标是到2030年将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南京经开区:瞄准新型显示优势产业,推动液晶显示产业链向车载显示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积极谋划布局OLED等显示领域。 合肥经开区:紧扣“加速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主线,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速达15%,新建孵化载体8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落地企业120家。 长沙经开区:将拓展新业务作为发力点,鼓励龙头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培育更多市场主体,打造新的增长点。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配套支持:各地经开区还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配套支持。例如,上海松江经开区多个部门主动深入企业,协调资源,帮助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北京经开区升级外资外贸支持政策,加大项目招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南京经开区从支持项目投资、加大研发创新等方面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