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锂电池技术取得了多项可量产的重大突破,以下是相关介绍:天津大学高能金属锂电池:8月13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他们首创高能金属锂电池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理念,研制出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及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使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较现有水平提高2-3倍。目前,团队已掌握高能锂电池“材料-电解液-电极-电池”全链条核心技术,全部原材料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并且具备了高一致性批量化生产能力,预计2025年下半年全面投产运行。北京纯锂新能源全固态锂电池: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实现了国内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的投产,其研发的纯锂50Ah全固态电池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截至2025年2月19日,公司取得的在手订单金额已超过2亿元,力争全年订单额突破5亿元。该公司第一代量产产品主要面向储能、两轮电瓶车、AGV等低速动力市场,正在研发的下一代面向汽车领域的全固态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预计在2026年进入小试阶段,2027年进行上车验证。青岛能源所长循环全固态锂电池: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发的高比能、长寿命全固态锂电池取得重大突破,其创新开发的一种正极材料,使得全固态锂电池正极仅由这一种材料组成即可,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该全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为390Wh/kg,在5000圈循环后依然保持初始容量的80%。目前正在进行中试放大生产,预计两到三年内实现规模化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