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工坊是以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由中国发起并组织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知名品牌项目,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走出去”的有益尝试。以下是具体介绍: 背景与发展鲁班工坊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3月,由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共同建设的全球首家鲁班工坊正式揭牌。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已在亚、非、欧30个国家建成了36个鲁班工坊,覆盖非洲、中亚、上合组织、东盟等区域和多边机制。 主要内容目标定位:遵循平等合作、因地制宜等原则,与海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分享中国优秀职业教育成果和职业文化,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建设原则:秉持平等合作、开发包容等精神,坚持共研、共建、共享、公用、共赢的“五共”机制,遵循平等合作、因地制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产教融合五项原则。核心要素:包括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先进的实训教学装备、立体化建构教学资源。 重要意义培养技术人才:通过EPIP教学模式等,为当地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围绕重点工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累计培训上千名技术青年,为“中巴经济走廊”输送本土化人才。促进技术推广:引进中国先进设备和技术,推动当地技术水平提高。例如泰国学生通过模拟驾驶器学习高铁驾驶,巴基斯坦学生通过接触智能仓储、工业机器人等实训设备提升实操能力。推动人文交流:通过文化体验活动等增进中外文化了解和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同时,合作领域从传统制造业扩展到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初步形成职教合作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