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样本”是指陕西榆林以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抓手,从传统能源基地向绿色低碳新高地跨越,奋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能源革命创新实践。其主要内容如下:科技赋能,推动煤炭产业智慧化:榆林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力度,全市已建成智能化矿井31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5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70个,涉及年总产能近4.46亿吨,智能化煤矿年总产能达到生产矿井年总产能的78.7%,走在了全国前列。例如,曹家滩煤矿通过机器人集群调度指挥系统等高端智能技术,减少了巡检人员数量,提高了采煤效率和安全性。技术创新,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历经多年科研攻关,先后研发出煤基航天煤油、特高压直流变压器油等科技创新成果,生产的工业白油等精细化、高附加值煤焦油基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40余亿元,其中甲基环己烷占有国内85%的市场份额。多能融合,优化能源结构:榆林坚持以多能融合为主线,一体推进煤油气风光电氢多能融合发展,推动现代煤化工与绿电、绿氢耦合。建成加氢站两座,示范运营氢能重卡30辆,陕氢氢燃料电池通勤车首发,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延链补链,增强产业稳定性:榆林市通过延链补链、链式布局,已基本形成多条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如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50万吨甲醇制乙醇项目、陕西榆能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等,都在稳步推进,当地新兴产业版图正不断扩大。低碳发展,实现绿色转型:榆林积极探索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的道路,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CCUS示范项目正在稳定运行。同时,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研发的“金属镁冶炼工业精准脱硝技术”,填补全球镁冶炼行业尾气脱硝技术空白,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万吨。此外,陕西省碳基固废资源化利用中试基地将煤矸石转化为生态功能土、再生骨料以及低热值煤,实现固废利用“吃干榨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