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正不断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照亮其未来前行的道路,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公路高效治理: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二十七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高德地图与江苏交控集团联合宣布“高精一张图”项目已成功落地江苏高速公路。该项目基于北斗定位和时空大模型,整合多源动静态交通数据,搭建一体化“数字底座”,实现了高速公路相关的高效治理。例如,为高速公路搭建高精病害简历,结合AI巡检数字化能力,实现自动化的病害图像采集、研判和数字排序,并根据病害严重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分级输出处置对策,大大降低了巡查和维护成本。同时,系统还可通过调度云实现交通事故、清障救援等事件的车道级定位与三维地图监测,并结合高德地图App实现高速公路一键救援、交通事件预警播报等功能,提升应急处置效率。车辆智能监管:湖南省从2019年起开始建设“三客一危”智能监管平台,为重点车辆更换了搭载新一代北斗技术的智能终端设备。截至2025年9月,湖南省7341辆农村客运车辆成功接入省级智能监管平台并实现报警处置“全闭环”运行管理。该平台的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新增了驾驶员的手部脱离方向盘、驾驶员身份识别、疑似事故报警等多项关键报警功能,有效保障了车辆的安全运行。提升运输效率:在港口装卸和堆场的全自动化作业中,配备北斗导航设备的无人集卡运行效率提升了25%。中国邮政的北斗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已完成超3万台北斗终端的装车与平台系统接入,覆盖31个省、直辖市干线邮路车辆,可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优化路径并降低空驶率,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助力自动驾驶发展:在浙江松阳县,自动驾驶小巴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接收天线,支持RTK技术,实现了精准变道、实时感知并避让障碍物、弯道平滑转向及站台厘米级精准停靠等功能,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北京亦庄示范区,“北斗+5G+V2X”融合方案验证成功,车辆反应延迟降至50毫秒以内,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随着5G通信、AI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北斗系统必将进一步与交通场景深度融合,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无人机配送等新兴交通运输场景提供更高精度的技术支持,持续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