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机械巨头加快海外布局
价格优势与资本加持下,中国机械军团正深入亚洲、非洲甚至美国市场。
三一重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功募集资金约134亿港元。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这家中国工程机械巨头开始发力海外业务,将把募集资金的45%投入全球销售网络建设,25%用于研发创新,20%用于海外制造能力提升。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三一重工致力于在亚洲和非洲拓展市场,以实现再次增长。
01 双平台上市:三一的国际融资策略
2003年三一重工在上交所上市,此次赴港上市属于双平台上市。
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三一重工在港股上市,是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的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
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3%,显示市场对中国机械巨头海外扩张战略的认可。
募集资金计划中,近三分之二将直接用于全球销售网络建设和海外制造能力提升。
这一资本布局为中国机械企业的出海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02 海外布局:从亚洲非洲到欧美市场
三一集团的国际化步伐早已开始。2002年,三一重工成为首批从事出口业务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
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了德国混凝土泵车龙头普茨迈斯特,一举打开了欧洲市场。
目前三一已在美国、德国等地设有工厂,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实现营收783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近6%,非洲、亚洲等海外市场销售增长带动总收入增长。
公司计划在欧洲、亚洲及非洲等地拓宽销售渠道,同时拟在一些新兴市场建设生产基地。
03 中国机械企业集体出海
不仅三一重工,多家中国机械制造企业也在加快海外布局。
山河智能总经理夏志宏率队赴日本参加中国(长沙)-日本经贸交流座谈会。
夏志宏介绍了山河智能自2011年进入日本市场以来的发展历程。
公司针对日本市场的特殊需求,陆续研发并推出了多款定制化产品,包括无尾系列微型挖掘机、全液压履带桩架及地基改良装备等。
访问期间,山河智能与日本知名工程机械企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山河智能在装备研发、工程应用与工法创新的协同能力,结合日方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与渠道资源。
04 零部件企业跟进布局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日本市场。
天成自控发布公告,宣布拟以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在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规划投资建设仓储中心及生产基地。
此举意味着,这家中国专业座椅供应商有望成为首个直接在日本建立生产基地的国产座椅企业。
科力装备也与日籍自然人今井康雄在日本名古屋投资设立Keli Automotive Parts Japan株式会社。
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156万美元,持股比例为52%。
对于此次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目的,科力装备在公告中直言是“出于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的考虑”,旨在更好地开拓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05 挑战与应对
报道称,三一重工寻求海外市场突围,但仍面临激烈竞争。
公司已进军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市场美国,但面临针对中国产品的关税等贸易壁垒。
向文波在11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往高端、差异化方向走”,表达了强化研发投入的意愿。
中国机械企业正在从价格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型。
天成自控在日本市场的策略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以工程机械座椅为突破口,渐进拓展高端市场。
借助现有客户的日本本土业务关联,切入当地工程机械座椅市场,既能降低新市场开拓的风险与成本,又能通过本地化生产与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06 全球造船业整合背景下的机械出海
中国机械企业加速出海的同时,全球造船业正掀起合并潮。
为进一步抢占新造船市场,三大造船强国——中国、韩国、日本掀起了船厂合并潮。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重工的吸收合并案正式收官。
随着“南北船”合并案正式收官,中国船舶资产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完备的上市造船企业。
这一全球造船业的整合背景,为中国机械企业出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中国机械企业不再依赖单一的价格优势,而是通过资本运作、本地化生产和技术创新多管齐下,在国际市场上与老牌巨头正面竞争。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中,向文波的话语指向未来方向:“我们要往高端、差异化方向走”。这或许将是中国制造业出海的下一个篇章——从价格优势迈向技术领先。
|
|